《百年孤独》写道:“这个世界上但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,所谈论的话题无外乎三个,拐弯抹角地炫耀自己,添油加醋地贬低别人,互相窥探地搬弄是非。”
一个人只有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,增进修养,才能克服这三大劣根性。守住心,管住嘴,就是养好了生命中的上等风水。
不炫耀自己,是修养
古话说: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。”一个人如果总显得高高在上,与众不同,一定会受到众人的觊觎,嫉妒和嫌弃,没有什么好结果。
明朝成化年间,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试。在考前的一次聚会上,他对着众多考生大放厥词,声称状元非自己莫属。这让大家面面相觑,第二天就有人到朝廷告发,说唐伯虎事先知道考题,有舞弊之嫌。朝廷当即把唐伯虎逮捕入狱,并严禁他科考入仕。
一次炫耀,丢了前程,让人遗憾。
项羽进入关中后,有人劝他在此建都,因为这里据山川之险,有帝王之气,可以统揽九州,威慑群雄。但项羽却说,我如今富贵了,就应该到家乡父老面前炫耀炫耀。要不然就像穿着锦衣在黑夜里行走,有什么意思呢。
为了表达自己的炫耀欲,项羽放弃关中,给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。
人的价值,只有在人群中才能显现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高人一头,获得别人的欣赏和尊重。可自发的炫耀,处处显示自己的优越感,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压低别人,突出自己,只会让别人反感,给自己找不痛快。
不炫耀自己,是一种修养。是对别人的尊重,也是真正的自尊。
不贬低别人,是涵养
一个有涵养的人,不会揭别人的短,挖苦别人的缺陷,不会通过贬低别人,来彰显自己的优越。贬低别人,其实是无知和狭隘的表现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离开荆州前,告诉关羽防守荆州的八字诀:“东和孙权,北抗曹操。”然而关羽心高气傲,根本不把东吴看在眼里。孙权为了结好关羽,想和关羽做儿女亲家,让自己的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,哪知关羽对孙权极为藐视,竟说,老虎的女儿怎能嫁给犬子呢?
吕蒙和陆逊相继做东吴的都督,关羽都不以为意,他把吕蒙视为没什么本事的病秧子,把陆逊看做呆头呆脑的书呆子。结果,关羽在和曹军作战的时候,被这两个他看不起的人算计,抄了他的后路,夺取荆州,关羽也被擒杀。
每个人都有优势,也都有缺陷和不足。我们不要因为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优势,就洋洋自得,和别人的不足比较,自以为了不起,这其实是一种愚蠢。
歌德说:“我尊重每一个独立的灵魂,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同,但会尽可能地去理解。”每个灵魂都是值得尊重的,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。不随意贬低别人,是一种涵养,一种境界。
不搬弄是非,是教养
《增广贤文》说:“来说是非者,便是是非人。”
一个喜欢搬弄是非的人,心思阴险,工于算计,惯于用语言中伤和陷害他人,属于防不胜防的小人。
曾国藩组建湘军之时,帐下缺少文案师爷,这时一个叫鲍玉升的人前来应聘。鲍玉升原是湖南巡抚衙门的师爷,文笔隽秀,才情兼茂,是文案师爷的不二人选。曾国藩就和鲍玉升闲聊起来,得知他是因为和巡抚衙门另一名师爷左宗棠有矛盾,才离职来此,就向他询问起左宗棠的一些情况。
哪知鲍玉升说起左宗棠,就怒从心头起,把他说得一无是处。不如不学无术,献媚取宠,为非作歹等等。鲍玉升不知道的是,曾国藩和左宗棠是好友,对彼此的心性和为人早已熟悉。听了鲍玉升的话后,曾国藩赶走了他,他不愿意接受一个搬弄是非的小人在自己身边。
舌头最柔软,但又是最锋利的武器,能伤人、杀人于无形。任何一个群体,一旦出现搬弄是非的人,就会互相猜疑,埋怨,敌对,从而陷入无休无止的内耗之中。
不搬弄是非,是一个人最好的社交自律,也是一种教养。